没有了主角光环的“王漫妮”,才是真正的进退两难

风的传说 发布于2020-08-14 17:45 阅读数 26538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晓璃空间”(ID:xiaoli-room),作者:赵晓璃

01

最近大热的电视剧《三十而已》中,王漫妮的角色一开始非常接地气,但演绎到后来,就渐渐失去了真实的意味。

  • 这个角色开始是以一名在大城市打拼的小镇姑娘出现了观众的面前,眼看着就要30岁了,在上海没有存款四处漂泊,好不容易在奢侈品做了点成绩又惨遭挤兑,加上父母时不时的关切以及催婚等各方面压力,像极了很多北漂沪漂的打工族。

不过,电视剧里的王漫妮自带主角光环,紧接着在游轮上邂逅了上流圈层的梁正贤,后来才发现这人是妥妥的“海王”;中间回过小镇,遇到了镇上条件非常优秀的小张主任,但后来发现自己还是无法适应;于是再次返回上海,等到了愿意给他机会的贵人魏总......最后,王漫妮出国进修,勉强有了一个差强人意、积极向上的收尾。

然而真正的沪漂北漂们,她们独自一人在大城市打拼,从来不会遇到上流圈层的“梁正贤”,更等不来愿意给自己机会的“魏总”,她们耗尽了青春却心有不甘......她们的处境才是真正的“进退两难”。

02

来访者Betty(化名)只身在北京奋斗已有5个年头。

  • Betty,女,某211大学研究生学历,毕业后的她在一家研究所做助理工作,最开始做的是行政助理,咨询前她被调到了实验室担任助理工作,主要负责实验品的准备及清理等工作,协助科研人员做好实验工作。

根据Betty的说法,她的焦虑感无处不在。

首先,科研机构里的同事大部分都是高学历(博士及以上),很多还是名校毕业。

相比起来,Betty这个小硕在里面的存在感可想而知。

而她这几年做的工作,就是各种打杂,她也渴望成为研究所的核心人员,然而,一是自己缺乏相关的专业背景,二是自己的学历实在有些相形见绌。

其次,工作内容方面,Betty看不见自己的未来。

不论是之前的行政助理工作,还是现在的实验助理工作,基本上只要来个正常人都能接手,工作内容本身不复杂,而且要命的是,工作内容本身没啥技术含量,可积累性差,你做10年和1年,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

最后,Betty转眼就快30岁了。

在Betty看来,即将30岁的自己实在糟糕透了:工作没有起色,感情也是一片空白。

“既然你说这份工作让你无法获得成长,那么你坚持这些年又到底是为了什么呢?”我问。

很多时候,咨询师不能贸然判断,更不能替来访者做决定,而是要尽可能多地了解来访者真实的想法,搜集尽可能多的信息,才能帮助对方分析。

“说起来,我觉得自己有点高攀了现在的工作。”Betty说。

  • 原来,如果严格按照研究所的招聘条件,Betty其实是不够格的,因为理论上,这家研究所起码要985院校毕业、研究生以上学历才能进入,而Betty当初能够进来,倒不是因为多么优异或与众不同之处,而是得益于当年研究生导师的推荐。

导师对Betty印象不错,而且巧合的是,Betty和导师女儿年纪相仿并且同一天生日,导师的女儿远在国外,而Betty个性方面也和导师女儿极为相似——导师对她既有师生情,更有一层亲情的投射。

就这样,毕业后的Betty在导师的推荐下,来到了这家研究所。

“这份工作虽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是很稳定,尽管我不是考的编制,但由于导师的这层关系,只要我不犯大错,基本上是不可能被辞退的;另外周围的同事都是高学历人群,虽然感觉分分钟被碾压,但是他们的素质确实很不错,多数待人很有礼貌;还有一个非常现实的考虑,就是待遇和福利都很好,如果我现在换家单位,以我目前的条件,基本上很难找到第二家了......”Betty说。

随着Betty的娓娓道来,我渐渐明白,之前她吐槽的所谓“得不到成长”也好“缺乏技术含量”也罢,比起这些现实层面的好处,显然还不足以让Betty做出离开的决定。

  • “如果是这样,是什么让你做出前来咨询的决定呢?”我问。 

  • “焦虑”,Betty说:“晓璃老师,我马上就30岁了,如果是之前的行政助理也还好,虽然事务繁杂,但起码不需要接触这些化学试剂;但如今领导把我调整到了试验部门,我每天都要面对化学类的实验品,有些对人体是有副作用的......我也在考虑个人问题,你说如果真的结婚怀孕了,这些化学的东西岂不是会对胎儿有影响?到哪个时候,我又该怎么办?” 

  • “领导是临时把你调到了试验部门,还是说让你一直在那里干下去?”我问。 

  • “当时领导和我说的可好了,说试验部门是研究所的核心部门,总比做行政打杂要好一些。”Betty说。

当咨询进行到这里的时候,我隐约察觉出了一丝不对劲。

03

实话说,Betty的处境确实很尴尬。

从Betty在咨询中的表达风格和呈现来看,这是一个情商不那么在线的姑娘,不论是她说话的语气、声调还是她的遣词造句,不知为何,总会给人感觉有些冲。

如果说行政助理工作与实验室助理工作的不同,恐怕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前者和人打交道的部分比较多,后者和物品打交道更多一些。

“莫非,是这姑娘不太胜任行政助理工作?而领导碍于导师情面不好直说,所以才把她调入试验部门?”我在脑海里思忖着。

  • “能说说你在做行政助理期间,有没有遇到过人际冲突吗?”为了进一步证实我的想法是否属实,我需要搜集更多的事实信息。 

  • “哎,晓璃老师,别提了,”Betty叹了口气:“我都不知道怎么了,别人总是说我态度不好,拜托,你交代我的事情都都做了的,难道一定要我假装很开心不成?反正有些人就是阴阳怪气的......”

果然不出所料,通过Betty的阐述,我发现这姑娘对于人际关系非常迟钝,说话不太能够考虑听者感受,一味地强调自己的立场,一旦对方和自己意见相左时,她就本能地抗拒,并且要命的是,她从不主动表达或者沟通,而是采取了“消极抵抗”的方式,例如,故意拖延工作进度、故意让事情推进不下去......以此来达到“心理平衡”的目的。

这样的人,又如何能做好行政助理的工作呢?

而Betty的领导将其调入试验部门,一来是给Betty一个机会,看看她能否胜任这个岗位;二来对Betty有些不满;三来更有一点让Betty“知难而退”的意味。

要知道,领导知道她的年龄,也知道她后期要考虑个人问题,而在这个节骨眼上,领导依然让她接触化学物品,表面上说是核心部门,实质上分明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只可惜,Betty似乎丝毫察觉不到这一点,她只知道自己被莫名的焦虑感包围,却不曾察觉自己的处境可谓“进退两难”。

对领导来说,这步棋可谓“一箭双雕”:既能保全Betty研究生导师的面子,又能让Betty考虑去留问题;如果Betty主动离职,导师断然不会怪罪到领导的头上。

对Betty来说,她的职业道路八成是被“吃定了”——

  • 由于Betty不是相关专业背景,所以考该研究所需要的专业博士根本没有可能,也就是说,她往研究所科研方向发展的可能性渺茫;而Betty如果一直做这个岗位,多年之后,她的市场竞争力必然越来越弱,最后要不就是忍受着这些化学品,硬着头皮做下去,要么就是实在受不了主动离职——而后者也许正中领导下怀。

如果我是Betty,当我意识到自己处境如此尴尬时,我一定会义无反顾地选择主动离职,这样好歹能保留一丝颜面和尊严,然后换个地方重新开始。

但我不是Betty,Betty也不是我。

04

随着咨询的推进,我带着Betty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指出了Betty身上的不足,也给到了一些实用的建议。

事实上,Betty今天的进退两难,和这些年来形成的逃避心理有关。

  • 很多人在讲道理的时候,都会斩钉截铁地告诉我说,人生嘛,总是要“先苦后甜”的,但当事情真的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直面与思考问题本身,且能克服惯性放弃“暂时的舒适”做出积极改善的。

这是咨询师要面对的事实,更是每个人都要意识到的现实。

从我的咨询经验来看,如果一个人真的能够面对这个事实,咨询对TA而言是一个契机,TA通过咨询起码知道了大概的方向和路径,然后自己做出决定,慢慢改变未来。

  • 如果可以面对,可以看到恐惧,那么Betty可能会意识到,她需要迫切地改变自己,不论是离开这个地方找份其他工作,还是背水一战读个自己原专业的博士,起码都可以结束尴尬的境遇重新开始。

但如果一直因为害怕或者困难而回避,继续耗下去的结果就是青春散尽,自己在无望的工作中丧失所有的希望和生命力,到头来陷入不断的自我否定和怀疑中。

所以,倘若一个人真的想在职业中获得发展,至关重要的一课恰恰是学会成长——而内心成长才是每个人一生最重要的事业。

我们必须承认,有些人的职业困境并非一次职业咨询就能彻底解决,它必须借助常年累月的内心成长,才能慢慢让自己不那么恐惧,让内心变得强大起来,变得可以看见和接纳自己的问题和真实的现状,才能做出选择——这样的通路,才是通往更好未来的根本路径。

毕竟,如果一个人一生都能安住在自己构建的主观世界里,无人打破,也是一种幸福,但如果不能呢?

作者简介

赵晓璃,资深职业生涯规划师,国家心理咨询师,职场作家,璃语生涯创始人。

本文内容转摘自互联网,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违规或侵权的内容,请及时联系本站主编18965174262(同微信),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