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年前的广州澳门,和这里的世界级富豪们

金中汇 发布于2020-05-15 15:10 阅读数 9525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那一座城”(ID:thecity2015),作者:那城的城城,找邦企头条经授权发布。

当蔡徐坤从《青春有你2》里来到珠海的海豚湾。

身后的海岸线,熊熊燃烧着"四千万两白银”时,这样的他,你一定没有见过。

|蔡徐坤和孩子们在海边唱《七子之歌》,身后是燃烧的白银之火

这一幕模拟的,是两百年前,1822年的广州。

一个叫十三行的地方发生了一场大火,四千万两白银被烧毁,足足流淌了二里地。

“二里地”的液化白银,该是多少钱啊?

|蔡徐坤点燃白蜡,孩子们在海岸线奔跑

对的,就是你们知道的那个十三行,广州对外贸易的最发达的民间商行们。

蔡徐坤和孩子们,在海边,做了一道“四千万两白银”的现代换算题。

并在海岸边用白蜡代替白银,模拟百分之三体量的“白银洗街”。

|“白银洗街”实验,还原了四千万两的百分之三

航拍里,仅仅是百分之三的体量,就快覆盖了海豚湾整个海岸线,想一想,若是真的四千万两,现场究竟该有多震撼。

就此,广州十三行富可敌国的传奇,渐渐浮现在我们眼前。

“下雨别人家收的是衣服,我们家收的是满地银子。”

|邹晓琳,茶商大户邹氏家族后人

拥有着当下最有眼光的一批人,也拥有着无数个世界级富豪,这里是200年前的广州,和澳门。

01 当年的世界级富豪们

关于广州十三行和行商们,完整描述的纪录片其实太少。

这部名为《十三行》的纪录片鲜有人看,分享和评论都寡淡,却有着难得的关于当年辉煌和现如今后代延续的记录。

筹备3年,拍摄1年,涵盖三大洲9个国家和地区,30余座城市,80多个中外人物。

豆瓣9.0分,共7集,至今评价仅有348人,却给人掘到宝藏般的惊喜。

很多人只知道广州十三行在清朝繁盛,却不知早在明朝,爱探险、要淘金的葡萄牙人取得澳门居留证后,从明朝续签到了清朝。

灵机一动的明朝广东官员在民间找了一批中间商,和毗邻而居的葡萄牙人做起了生意,同时替官府收关税。

这批不简单的中间商,就是后来十三行的“鼻祖”。

18、19世纪,这100多年的时间里,在唯一的通商口岸广州,诞生了不过百名被朝廷任命的民间商人。

他们很精明,盘旋在洋人、清政府之间,是英国、法国、瑞典等十几个国家,争先恐后,飘洋过海而来,和中国做生意的唯一窗口。

由此,被欧洲贵族们捧着、巴结着、不敢一丝怠慢。

他们经营着十三家上下的贸易商行,最终让全世界超过20%的财富,围绕着这个口岸兜兜转转。

在一百两就能买一栋大宅子的年代,他们的一单生意动辄几十万两。

由此,他们和这个特殊的时代被称为十三行,商人们也称之为行商。

伍凌立,世界上最富有行商伍秉鉴的后人。

伍秉鉴曾被华尔街日报列为过去一千年全球最富有的50人,也是6位中国富人中的代表。

1834年,清政府一整年的财政收入四千万两白银,而伍秉鉴拥有两千六百万银元,相当于一个国家年收入的一半。

真可谓,富可敌国。

祖先的辉煌事迹,让伍凌立多年来一直在寻找和当初十三行有关的一切。

他没想到,远在福建武夷山,一座小小山村里,居然藏着那个时候,十三行财富的秘密。

福建武夷山下梅村,有500多户人家,其中一半人姓邹。

这个古朴的村落,从道路到建筑,都在竭力保留古老的印记。这里的邹家人,还在从事茶叶生意。

邹晓琳,就是邹家第三十代传人。

200多年前的邹家,是个超级无敌大土豪,一身淑女名媛装扮的邹晓琳,毫不掩饰的介绍着。

“我们家,就是大户人家,过去别人家下雨赶着收拾衣服,我们家收的是银子”。

“没事干,就买茶山、买地、买田、盖房子。”

别看小镇不大,但从邹家祠堂一直到这条主街的尽头,靠右侧的所有房子,都是邹家的。

武夷山一眼望去,近处的、远处的,还有山那边望不到头的地方,全部都是邹家的茶山。

茶叶生意,是这个村镇的宝藏,更是中国茶的起点。

清朝时期,这里就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茶叶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

说这里茶山有个三长两短,能撬动全球的贸易神经,一点也不夸张。

为了运输茶叶,邹家掏钱开通了一条运河。

一条线往北,一条线南下广州到十三行,与伍家连上线卖到西方,茶叶也成为伍家最重要的经商项目和财富来源。

而要和中国做瓷器和茶叶生意,外国人可没少费心思。

在伦敦萨维尔街,这条拥有200多年历史的短街上,聚集了几十家全球顶尖的高级西装店,最贵的那一家,就是亨士曼。

100多年前,英国的商人,就穿着在亨士曼特意定制的高级西装,到广州谈买卖。

提前6个月量身体裁,6个月后拿到西装启航,他们是除了英国皇室贵族和官员外,西装店里,最特别的客人。

英国人,在这个世界贸易舞台上,赚得盆满钵满。

73岁的本杰明,拥有皇室贵族血统,如今坐拥几千万英镑身家,还不算两座古堡,一个狩猎场和数不尽的农田。

除了自己年轻时的一点积累,这个英国单身老头的大部分财富,来自百年前祖先的东方贸易。

人到老年,本杰明爵士依旧保持着贵族传统和生活品质,清早西装笔挺,下楼到3米的餐桌上,等待佣人将早餐端上桌。

他的烦恼,是这些“甩不掉”的财富,他不愿意挥霍,也不愿意钱一直待在自己账上。

曾经有过的挚爱,现在已经是唐顿庄园的女主人。

半生过后,才明白最大的心愿,是全球征婚,最好找一个东方姑娘,有孩子继承他的遗产。

用他自己的话说,既然这笔财富来自东方,那如果有一个东方姑娘共同拥有它,是再完美不过了。

02 小小十三行,接纳全世界的商人

从英国港口出发,历经6个月到达中国,只有1/4之一的人能活下来。

一艘船,载满货物,一旦登船,也许有去无回,也许半身不遂。

可是对于那时洋人来说,做生意就像谈恋爱,只要来到广州十三行谈买卖,会自动给这里加上粉红泡泡滤镜。

哪怕,对面有个“大猪蹄子”乾隆。

乾隆一口通商时期的大清,好似一个麻袋,而广州是唯一的麻袋口。

第一次到黄埔港的西洋商船,会像迎接“新娘”一样打扮得隆重、整洁,等待粤海关的到来。

小小十三行,需要接纳全世界的商人,被动纳客的大清为了省事儿,在商馆画个圈儿,所有外国人只能在周围1-2平方公里活动。

馆区江对面的海幢市和花地例外,每个月初八、十八、二十八三天,可以去玩耍。

就这样,九死一生漂洋过海,远离家乡,工作辛劳,没有人生自由,没有女人...那又如何。

只要到了9月,茶叶贸易最好的时候,作为东印度公司的代表大班,一天舒爽又忙碌的生活就开始了。

6点准时被仆人叫醒,洗完澡穿好制服,广州厨师备好牛奶,管家冲进来汇报茶叶和生丝的最新价格。

随后赴约行商潘启官的家,共度全蟹宴。

在中西合璧的园林里,就着潮湿的海风,点上马尼拉雪茄,月下吐槽这样的苦行僧生活,荷兰商人抱怨和太太的矛盾,英国商人请求引荐粤海关官员....

如果实在还觉得憋屈,那就只能去澳门了。

在广州做生意,在澳门可以当当“艺术家”、“生活家”。

澳门红街市,拥有80年的历史。濠哥,在澳门经营一家餐厅,在他眼里,澳门可以满足世界上所有美食的美食需求。

做意大利面的熏肉、做俄罗斯红菜汤的红菜头、做冬阴功龙虾仔皇的鲜香茅、肉骨茶的排骨...应有尽有。

如果挑海鲜,就去十六铺码头渔市,凌晨4点的渔船上,灯火通明。

濠哥和他的朋友夏天,在澳门找到了50多种特殊食材,做出13种不同国家的地道美食,半天就完成了。

美食家梁灿光,是澳门手信第一品牌的创始人,在大三巴,他矩记葡挞是如今去到澳门一定要打卡的超级网红。

看今天的澳门,与广州在同一湾区,大概也是200多年前,西洋商人最留恋的美食天堂。

在澳门踏踏实实吃饱喝足,回到十三行和行商们继续做生意。

除了吃,澳门更有着16世纪以来,葡萄牙人的所有心血。

只要繁忙的贸易季结束,西洋商人就会离开十三行的一亩三分地。

澳门的赛艇、音乐、狩猎,都足以让人忘却一切烦恼。

03 两百年后,仍然散发着光和热

今天,走在大街上,如果有人邀请你品尝200多年前的茶叶,你敢喝吗?

在广州市博物馆,有一瓶从海里打捞上来,已经没有了茶叶样儿的茶叶,很特别。

1989年,瑞典学者到中山大学访问,赠送了沉船“哥德堡”号打捞的茶叶,这是当初哥德堡政府代表团,带来参加中国世博会的展品。

也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茶叶。

博物馆的茶叶不能泡,于是节目组,泡了一家藏在中国茶圣私人博物馆的沉船同款茶叶。

在上海中国茶圣私人博物馆找到的同款

品着这款茶,茶香余味,就好像200多年前的广州十三行,虽然早已谢幕,但仍在时代的洪流里,散发着光和热。

找到鸦片这一“福寿膏”之后,英国人彻底扭转了,曾经毛织品在中国滞销,瓷器和茶叶称霸欧洲的被动时期。

靠鸦片赚回了中国人的白银,便无所顾忌的用大炮轰开了清朝的大门。

“瘾”的战争,也轰塌了广州十三行的财富帝国。

行商,随后退却历史舞台。

但在今天的广州、澳门、珠海,乃至全世界,广州十三行的故事和遗迹无处不在。

| 澳门古建筑群

法国洛里昂一间古董店里,克里斯朵夫为了新收的一件清朝嘉庆年间的广彩瓷瓶,偷着乐,因为它来自200年前的广州。

广彩,因为广州地区外贸繁荣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釉上彩瓷艺术。今天的广彩价格,从几百到数百万不等。

这件画着十三行的广彩大瓶,就价值200万。

广州文物鉴藏家王恒,花5000元从欧洲购买了通草画,虽然是赝品,但是嘉庆末年兴起的通草画,却是当时广州最畅销的艺术品之一。

而在广州西关,十三行商馆旧址区,哈维和妻子小波最爱来这里捡“破烂”。

在他们的小作坊里,专门修复老家具,旧门、旧灯罩。

走到老西关,至今仍能触摸到的砖石和桌椅,会让你坚信,曾发生在这里的财富传奇。

最后,借用纪录片中的这段话。

商业的秘密,从来都只留给成功者诠释。

那些充满智慧与权谋的传奇,可能只是直觉帮他踩中了机遇。

而对于大部分人而言,细水长流的坚持和努力,才是穿越时光的财富秘密。

这或许才是十三行的真正精气神。

今天的世界,带着历史厚重的底气,正行驶在时代的潮流上。

版权声明:文中图片来自图虫,豆瓣,优酷,广东卫视纪录片《十三行》,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内容转摘自互联网,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违规或侵权的内容,请及时联系本站主编18965174262(同微信),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