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人脸识别”就能堵住孩子登录游戏吗?

元熙财税 发布于2020-05-14 13:40 阅读数 13910

本文作者:modake,游戏行业从业者,喜欢研究游戏哲学,关注游戏与社会的联系。

疫情期间,移动设备如平板电脑等销量飙升,为了替代学校教育,在线课程访问量也直线增加。基于大幅增长的对网络服务的需求,在线视频、直播、游戏等各种服务,近几个月也都有向好表现。

也有报道显示,疫情期间,以夫妻矛盾为主的家庭矛盾,由于大家都憋在家里同样呈增长趋势。近日有报道称,“家中因熊孩子玩游戏时间太长爆发的咆哮此起彼伏”,将亲子矛盾产生的原因直指未成年人游戏保护的不足。

评论称,虽然时下政策及各大游戏公司均对未成年人游戏时长、消费做出了强劲限制,但未成年使用父母身份登录即可顺利绕开限制。评论人认为,为避免此类漏洞的产生,应强制游戏登录使用人脸识别。

然而事实未必如想象中美好。

大规模人脸识别一定没用,甚至可能有害

在未成年人使用父母身份登录游戏时,我们应注意到,过错方至少有三个:存在漏洞的登录限制,试图“捡漏”的未成年人,和缺乏监护的父母。

如果我们认为只要将登录限制逐步强化升级就可以断绝一切漏洞,那恐怕是不合逻辑的:即便必须人脸识别才可登录游戏,未成年人只要找到父母之外的身份,在该人的帮助(很可能有偿)下照样可通过人脸识别。而此时,缺位的父母监护会更加无能为力——毕竟在这样的登录机制下,未成年人会对父母更加无所求,也就更难被纳入父母的保护范围。

在多年的游戏未保扯皮中,由于社会和行业早已对未保的几大难点——亲子身份验证困难、孩子帐号获取困难、游戏管理导致亲情破裂——有充足认知,10年前的企业赖家长,家长找政府、政府催企业的推诿扯皮早已成为过去。在未保政策、未保体系纷纷以产品形态落地,未成年人防沉迷保护进入新时代的当下,我们不能再犯“寄希望于单方努力”的旧错误。

假使父母增强监护、避免自身身份信息遭滥用,孩子能正确受到教育并由此改善亲子氛围,游戏公司进一步依法依规强化未保管理,所谓“游戏咆哮”才可以真正在孩子不委屈、家长不生气的情况下解决,而非以一道铁闸为家庭氛围再罩一层阴影。

更何况,如果真的采用人脸识别这一下策,危害方向绝不止于情绪,危害范围也不会止于家庭。

如果只靠冰冷的技术禁止孩子游戏,就会陷入屡战屡败的“魔高一丈”

一个被历史反复验证的事实在于,上文提到的游戏未保三大难题——身份验证、账号获取、亲情破裂,都不可以被人脸识别解决。

事实上,随着互联网技术日趋进步,互联网安全正在成为日益严重的问题。2002年,在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的统计中,软件错误每年导致595亿美元经济损失——而在十多年后,大型互联网企业的一个产品发生错误,危害就可以达到同样的数量级。这不仅由于互联网本身变得更加复杂、更难掌控,更因为互联网已深入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

有评论认为,“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升级,生物识别技术更加成熟,技术门槛和成本在逐渐降低”所以互联网安全更加容易保障,可惜这与大众认知完全不符。事实上,无论生物识别、人工智能、云计算还是大数据,每每引发新一轮的对隐私、安全的担忧,并早已爆发众多前所未有的安全事故。一个新技术贸然扩大应用,何来更安全的结论?

仅就账户安全一个领域,从ID到密码,从密码到手机绑定,从手机绑定到实名认证,从实名认证到人脸识别,每每打着安全性更高、保证药到病除的旗号,结果如何?曾经的网络不法分子偷窃、破解密码,而后逐步升级至偷盗、购买黑身份,而在安保系统以外的进步永远迟一步时,逐步升级的验证不能挡住日益尖锐的突破,只会增加整个安全系统运行的成本,为社会带来一条又一条新的网络黑色产业链。

而近年鹊起的生物识别技术,早已引发许多争议。旷视科技研究院研究人员范浩强表示:“通过对抗式训练,制造带有数据噪音的深度伪造的图片,可用于数据增强,也可用于攻破特定的识别系统。”纽约大学副教授朱利安·托吉留斯在介绍研究项目时说:“团队使用神经网络技术变体,即生成对抗网络伪造指纹。”

而人脸识别甚至不需用到神经网络学习即可破解:去年央视“3·15”晚会现场,即有一款软件的安全验证被照片轻易攻破,引发全国范围内对该技术安全的担忧。去年8月,3D打印“人头”轻易通过各种人脸识别的视频疯传,再次给这一逐步普及的技术在大众心里蒙上阴影。

种种事实说明,把未保升级到人脸识别范围,很可能只是未保系统面临新一代解构的开始。

几亿人的敏感信息,真的能放上天平吗?

如果只是“见效慢、疗效差、抗药性产生快”,人脸识别这剂猛药或许还有尝试的价值;但若是这药本身就毒性不小呢?

其实,关于生物识别普及带来的危害,讨论早已甚嚣尘上:一方面,有人怀疑个人隐私因此更易泄漏——毕竟,比起人为制造、可改可换的密码,指纹、人脸等信息万难改变,一旦泄漏危害几乎是永久的。另一方面,密码只能用来骇入账户,但人脸的广泛采集以及可能带来的广泛泄露,会给黑产带来更多邪门歪道,比如臭名昭著的AI“换头术”。

在社交网络晒娃时,都常会有看客好心提示“不要把孩子照片放到网上”。为什么在面对游戏时,家长对于孩子的面部信息开放,就会显得如此宽容呢?更何况,如果要求全部用户在登录时识别面部,基本等于将几亿人的面部信息放到“云上”——整个社会值得冒这个险吗?

2019年初,深网视界公司被曝发生数据泄露,250万人的私人信息到处流传——而该公司主营内容,正是人脸识别、AI和安防。

对于新技术带来的安全问题,中央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李伟就直言:人脸是非常敏感的个人信息,一旦泄露或者被盗取,会带来非常大的影响。“有技术也不能滥用,有技术也不能任性”。李伟还着重强调了企业设计模式场景的问题:“由于安全性差别悬殊,线上和线下应用场景应予以谨慎区分”“线上人脸识别仍存在诸多风险,暂不具备应用条件”。

我们不由得发问:在登录这一基础入口上设置人脸识别,真的科学吗?近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称,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5.32亿,手机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5.29亿。5亿人的敏感信息,真的可以由管理熊孩子玩游戏便等闲视之吗?

有人指出,在我国的AI寻找走失儿童以及“健康码”等技术应用中,人脸识别就发挥了不小的正面作用。但同样应该指出的是,“AI寻人”是个别科技公司和部分市级、县级公安机关合作的应用,从未上升为全国范围的“人脸监控”;而健康码一方面也是基于地区(而非全国)分别运行,另一方面需要用户主动参与,而并非强制采集。

地域性、可选的人脸识别,与动辄覆盖全国数亿人口的人脸识别,在风险评估上不可同日而语。部分评论者在试图将全国人民的利益放上天平前,不妨先试着多多了解游戏未保,把厂商提供的工具都利用起来,也在家庭教育、亲子关系方面多上点心,不然问题只会回到文章的开头:粗暴的一刀切管理,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本文内容转摘自互联网,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违规或侵权的内容,请及时联系本站主编18965174262(同微信),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