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定档《姜子牙》待映,影院却将有断档压力?

勤天财务 发布于2020-08-03 11:45 阅读数 170655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毒眸”(ID:youhaoxifilm),作者:江宇琦

千呼万唤始出来!

经过一年的期待,《八佰》终于宣布定档8月21日,成为电影院复工以来,首部确认上映的国产新大片。加上已经上映的《星际穿越》,即将上映的《1917》《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等佳作,不少影迷都感慨,这个八月怕是要住在电影院里了。

在一大批热门影片的助推下,大盘开始渐渐升温。上周周末全国累计总票房达到了1.23亿,同比上涨超过30%。虽然这一成绩,仅仅恢复到了去年普通周末25%左右的水平,但考虑到现在复工并未完全铺开,还有上座率与排片的限制,这一数字仍给行业带来不少提振——在此背景下,《八佰》的定档无疑会对盘活市场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目前定档的部分影片

然而在兴奋之余,毒眸(ID:youhaoxifilm)也不得不提出一些冷思考:虽然从影片存量来看,目前仍有《唐人街探案3》《姜子牙》《封神三部曲》等热门影片待映,不少电影都有单撑起春节档外一个大档期的实力,可一旦这些积压影片消耗殆尽,影院是否会遭遇商业类型片供给难的困境?

这并非危言耸听,今年上影节期间,很多从业者已经对于可能到来的危机提出了担忧。

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在上影节的金爵论坛上指出,目前电影行业的开机率还是很低的,储备片能撑到明年3、4月,暑期会有一批建党百年的献礼片,但接下来的档期会比较空;阿里影业总裁李捷同样向毒眸表示,明年暑期后电影供给下降的问题将被暴露,会出现断档的危机;影联传媒总经理讲武生在接受毒眸专访时则提到,目前行业的影片储备是足够的,但从明年5月开始,视效大片会有一段时间断档……

在李捷看来,供给难和疫情期间行业的变化趋势有关:“(疫情后),电影肯定不再是资本追逐的行业了,今年是彻底的去泡沫化,产业中很多资金会退出。从好的方面来说,是行业在去泡沫,有资金实力、核心能力的业务公司会留下来;但不好的一面,则是一些非常有活力、创造型的内容公司,(短期内)可能会承受一些压力。估计今年接下来一段时间的电影供应量,要比去年同期下降大概三分之二。”

关于李捷的观点,许多中小企业深有体会。一位制作人向毒眸介绍称,其所在的公司每年都会投资(包括跟投)几部影片,但因为今年影院长期停业、积压片迟迟没有定档,不仅增大了公司的现金压力,一些正在拍摄和制作的片子,也因为回款变慢而推进受阻。

另一家刚成立不久的新锐公司则向毒眸表示,去年公司有几部作品在电影节获得创投奖之后,同时受到了几家投资公司的青睐,原本团队计划在今年大展拳脚,可是因为疫情带来的连锁反应,如今再推进时却只能收到资方“暂缓”的答复,很多项目也都处于搁置的状态。

对于一些大公司来说,虽然资金压力要比中小公司小很多,但是由于参与的项目体量较大,因为疫情而搁置后,在再开机的筹备上也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更好的时机。例如博纳的《冰雪长津湖》因疫情停拍,带来了超过1.5亿元的损失,如今项目虽然已经重启,但正式开拍还要等到今年11月。

而关于开机项目数量变少,于冬则提出,不仅仅是资金问题,“可能是信心的问题,可能是创作者不开心的问题,可能是拍得不痛快的问题,因为电影毕竟不(只)是一个生产线,还是一个艺术创作”。对此他还呼吁:“大家应该要给创作者更多的鼓励和支持,才能创作出更多的好电影。”

除了国内开机量少,好莱坞的变化也可能会影响到影片的供给。

一方面,由于北美、欧洲部分地区疫情还较为严重,所以目前大量好莱坞影片还处在观望状态,并未确定最新档期。虽然华纳方面表示,《信条》会考虑放弃全球发行,率先在一部分疫情较为稳定的国家、地区上映,但考虑到盗版等问题,这种模式想要推广到大多数影片并不容易。

《信条》内地已过审

另一方面,疫情爆发初期一些还处在拍摄、后期制作的好莱坞大片,制作工作都被迫停止(包括《黑客帝国4》《侏罗纪世界3》等),尽管早在6月很多剧组已经复工,但在人员设置、工作模式上也存在诸多限制。考虑到这其中有不少电影原本是对准未来一两年的档期,所以最悲观的预测可能是,今年下半年乃至此后一两年时间内,好莱坞进口大片在排期和影片供给上都会受到一定影响。

此外,一部分从业者也在担心,中美关系的变化,还可能会对影片的引进(包括批片)和合拍合作产生一定影响。某了解海外合作的业内人士向毒眸指出:“疫情前中美在相关合作上就已经碰到了一些困扰,因此这段时间双方在文化合作上其实处在一个‘冷淡期’,两个国家电影业之间的合作,包括中美合拍片,也相对并没有之前那么紧密。”

值得注意的是,“影片断档”并不意味着没有片子可播,更主要的还在于缺乏头部大片、影片多样性会受影响,尤其是商业类型片的供给会较以往有所下降。而这种变化带来的直接压力,就是一些重要档期的观众观影积极性会大打折扣,非活跃影迷的数量会相对减少。

以暑期档为例,每年暑期票房增长的动力是什么?

从过往的数据来看,决定票房增长“下限”的是爆款电影。回顾2014年-2019年暑期的票房变化,2014年的《变形金刚4》、2015年的《捉妖记》、2017年的《战狼2》、2018年的《我不是药神》和2019年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单片的票房占比都占到了档期总票房的18%或更高,与之相对的,这些年暑期档的票房都取得了不同水平的增长。而《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前,业内对于2019年暑期档的预测普遍也是很悲观的。

反观2016年暑期,整个档期内没有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爆款诞生,档期内单片票房最高的《魔兽》只取得了14.7亿票房,档期票房占比11%。故这一年暑期的票房不升反降,同比减少了0.32%。

2016年暑期档部分影片票房成绩

(数据来源灯塔专业版)

爆款的出现,可以激发不少非活跃影迷的积极性,进而在冲击更高单片票房的同时,还可以带热整个大盘。因此如果没有足够亮眼的爆款支撑,2021年的暑期档或许会像2016年一样遇冷——目前比较值得期待的,是明年暑期是否会出现像《我和我的祖国》这样足够有吸引力的献礼片。

是否有大爆款决定了“是否增长的下限”,影片的多样性则决定了“增长多少的上限”。

2014年-2019年间,除2016年暑期档票房下滑外,2018、2019连续两年暑期档的票房增幅都不及7%,而其余年份票房增幅均超过了30%。除人口红利消耗殆尽、行业发展进入平缓期外,影片差异化较低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2019年暑期上映的影片中,《哪吒之魔童降世》《烈火英雄》《银河补习班》三部影片的用户画像十分相似,都是年轻女性、白领用户占比较高的电影。考虑到这些电影上映时间较近,在目标人群相似的情况下,很容易形成票房分流,从而影响大盘热度。这一年,暑期票房增幅仅有2.26%。

数据来源灯塔专业版

而在暑期票房增速较高的几年里,2017年《战狼2》调动了大批40岁+的用户和男性用户,与同档期的《变形金刚5》《神偷奶爸3》形成互补,进而拉动了31.48%的票房增量;2015年暑期的《捉妖记》《滚蛋吧肿瘤君》《大圣归来》《煎饼侠》,更是从类型、风格到目标受众都截然不同的电影,故才能实现37.3%的增长。

基于过往数据来判断,明年6月开始到8月末这段时间里,内地市场可能会遭遇一定程度上的影片供给压力。但在一部分从业者看来,这种可能存在的断档危机,也会从某种程度上提供新的机遇。

“视效大片可能会出现断档,中等体量作品中优质的作品会有新的机遇,大片能够带来更好的视听体验、吸引更多的观众,但是从本身内容满足上讲,做得优质的中等体量的影片依然存在有好的市场效应的机遇,竞争环境不一样。”讲武生告诉毒眸。

2019年10月末-11月,原本较受期待的《终结者:黑暗命运》等进口片质量不佳,市场反响不好,导致市场出现了某种程度上的“真空”。但这种“危机”也给临时定档的、不被很多人所看好的《少年的你》创造了良机,最终该片拿下了15.58亿票房,其中11月单月票房6.9亿,占了当月总票房的25%,成为一匹黑马。

《少年的你》收获15.58亿票房

在毒眸看来,大片断档所带来的空白想要依靠轻体量影片完全填补并不现实,但更多中小体量影片如果能够借机像《少年的你》一样脱颖而出,那对于内容多样性的长远发展,其实是有一定助力的。正如凡影咨询创始合伙人王义之在疫情期间所言:“今年十月会对于影视题材等从上到下进行重新定调。”(点此阅读:文娱行业如何像“后非典”时代一样抓住机会?)

此外,从创作和内容制作的角度来说,危机和市场空白也可能会间接催生出许多新可能。譬如李捷就告诉毒眸,受资本撤离和行业波动等影响,优秀的制片人和创作者会回归大公司,建立紧密甚至有股权关系被控股的工作室是大概率事件。这是否会引发新的内容生态变化,是值得长期关注的事情。

本文内容转摘自互联网,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违规或侵权的内容,请及时联系本站主编18965174262(同微信),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