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0
原创
0
访问
0

优秀到不能被忽视

发布于2020-02-25 21:01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第六个人”(ID:connect_yourself),作者:第六个人,找邦企头条经授权发布。

“你不断拓展自己的能力范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然后终于有一天,你抬起头意识到:嘿,我已经足够优秀了,人们开始注意我了。”

人们一直以为乔布斯是追随自己的激情而获得了传奇式的商业成就……

然而,这个观点可能完全是错的。

20世纪70年代,乔布斯从号称“文科飞地”的俄勒冈里德学院辍学后,为了结束流浪汉的拮据生活,他进入雅达利成为这家游戏公司的40号员工开始正规工作。因性格横冲直撞,为了减少和其他员工的冲突,他被安排一直上夜班。这期间,他和好友史蒂夫·沃兹尼亚克联系紧密,他渴望能做点有趣且赚钱的事儿,负担将来去印度禅修的成本。

1974年乔布斯从印度禅修一段时间返回之后,当时一家叫做“接入电脑”的计算机分时服务公司创始人——工程师亚历克斯·卡姆拉特找到沃兹,希望设计一种终端设备,客户能接入他们的中央计算机。沃兹快速参与其中,他对电子极其擅长,但商业层面他搞不定。了解背景后乔布斯和沃兹联手起来,最初他们的目标是25美元成本制造,50美元卖出100块电路板,扣除1500美元设计费,他们的净利润是1000美元。

乔布斯拜访了“字节商店”这家先锋电脑店推销电路板,但店主保罗·特雷尔却提出自己的诉求:当地计算机迷迫切需要可以在家组装的套装电脑,他不需要电路板,但需要完整的组装电脑,500美元一台,起订量50台一次性出货。

从卖电路板改为卖组装电脑,这个偶然砸中乔布斯脑袋的苹果却带来了他真正的幸运转机,这使得之前一直小打小闹的探索尝试逐渐走上了正规化的商业道路。

而分析乔布斯的职业历程,我们能发现一些重要线索:

1. 他对西方历史、舞蹈、东方神秘主义有浓烈的兴趣,但对商业和电子不感冒。

2. 他创立了苹果帝国,然而这家公司的诞生却并非是他最初的热爱和激情驱动,他仅仅是为了赶紧“赚点钱儿”支撑他实现「禅修」的梦想。

3. 乔布斯内心的激情在于对东方世界的了解和禅修,这与他最终创建的苹果科技世界和他热爱的工作有遥远的距离。

4. 如果追随激情,他应该成为家附近洛思阿图斯禅修中心的老师才算作是遵从内心,但最终,他却在电子科技世界中找到了自己的天职。

5. 他的重要合作伙伴沃兹当时也在惠普拥有正职工作。

这些隐藏在乔布斯个人传奇般成功背后的线索,让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一个长期被争论的职业命题,那就是:

1. 一个人事业的成功是否是被激情驱动? 

2. 一个人要如何才能找到自己终身热爱的职业与使命?

3. 如果一生都找不到自己的热爱,我们是否还能爱上自己正在做的工作,进而强劲地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事业根基?

畅销书作家卡尔·纽波特在自己的作品《优秀到不能被忽视》中逐次回答了这些困惑和问题,他以犀利的笔锋、独到的视角和丰富的调研、访谈,构建了这个重大职业问题的底层逻辑:

激情是精通的副产品。稳健的职业发展恰恰不受激情推动,而是以「工匠思维」去实现。当你足够优秀时,也就意味着不再被忽视。而优秀这个结果,需要刻意磨炼你的技能形成职场资本,发掘职业使命注入个人特质让自己能够成就大事,意味着你应该正确地工作,而非不停地寻找正确的工作。 

不要寻找激情和热爱,你应当培养自己成为匠人

如果你带着激情思维进入职场,那么分配给你的那些烦人的任务,或是在公司官僚体系中遇到的挫折,都会让你应付不过来。

有吸引力的职业通常有着错综复杂的起源,不能简单认为只要追随激情就可以了。

人们大都容易陷于「激情假设」的虚幻光芒中。而激情假设的核心是:我们都拥有某种实际存在的、有待发掘的激情。

在2002 年加拿大心理学家罗伯特·瓦勒朗针对大学生的激情测试中,排名前五的激情分别是:

舞蹈,冰球,滑雪,读书和游泳。然而,这些激情对于职业选择却没多大贡献。

在确认出来的所有激情中,只有不到4%与工作或教育有关,其他96%都是某种爱好或兴趣,比如运动和艺术。

另一方面,工作类型本身并不一定决定着人们对其喜好的程度。耶鲁大学组织行为学教授艾米·瑞斯奈斯基针对同样从事行政助理的职业人群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对工作的喜好程度某种程度与一个人的工作年限成正比。最快乐最有激情的员工不是那些将激情化为工作的人,而是那些做得足够久而擅长于自己所做事情的人。

一个人越是能够稳定积累,就越容易从时间的积累中获得复利——越是积累,越是擅长, 进而他能够感受到强烈的「胜任」,拥有足够的自主性,并感受到强烈的归属感。这正是丹尼尔·平克在《驱动力》中的重要发现——

个人在工作中感受到的内在动机所必须的“营养物质”包括:

1. 自主:感觉对自己的生活拥有控制力,并且感觉自己的所作所为是重要的。

2. 胜任:感觉自己擅长于自己所做的事情。

3. 归属:感觉自己能与他人建立联系。

这很好的说明了同样是行政助理,不同的人感受到的工作的激情、幸福、从中获得的成就感和喜悦感是不同的。换做是任何其他岗位和职业,也是同样的道理。

激情思维让人极其关注工作中自己所不喜欢的方面,从而导致自己长期处于不幸福的状态。初级职位尤其如此,因为从职责上来说,这些职位不会被分配太多有挑战性的项目以及自主权。

更严重的是:驱动激情思维的深层次问题,即“我是谁”、“我真正热爱什么”,基本上没有确定的答案。激情思维几乎永远会让你处于不满和困惑的状态。

而工匠思维却本质上将你拉出了这些看上去像无限循环的虚幻思考,着眼于一些更加实际的需要:

对待职业生涯的一种方式是:以产出为中心的职业观,关注自己给世界(工作)带来的价值,这种思维对于打造自己所热爱的事业至关重要。

工匠思维包含着某些能使人摆脱束缚的内容。它要求你不要以自我为中心,不要去担心工作是不是“刚好合适”,而是要俯下身子、努力让自己优秀起来。它主张没人欠你一份好工作,你要自己去努力争取,而这个过程不会一帆风顺。

工匠思维关注自己能给世界带来什么,而激情思维则关注世界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大多数人是用后一种思维方式来对待自己的职业生涯,这正是大家常常迈入的误区。

卡尔·纽波特认为,不管以什么为职业,你都要像真正的匠人那样对待自己的工作,你也有可能通过「工匠思维」打造一份有吸引力的职业。

你可以通过工匠思维获得:

1. 创造力

2. 影响力

3. 自主力

这三个维度,正是成就大事最重要的特质。

先用工匠思维,激情会随之而来。你要做的不是「等风来」,而是见招拆招驾驭好眼前的工作。

最重要的是,工匠思维适合于获取职场资本。

建立、维护并投资你的职场资本 

卡尔·纽波特引入了这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职场资本」(Career Capital)。

对个人所拥有的、在职场中属于稀缺而宝贵的技能的描述。要创建自己热爱的工作,这是关键通货。

他把成就大事的职场资本理论概括为:

1. 成就大事的特质稀缺而宝贵。

2. 想要获取这些特质,你需要提供稀缺而宝贵的技能作为交换,这些稀缺而宝贵的技能可视为一个人的职场资本。

3. 工匠思维不断专注于让自己“优秀到不能被忽视”,这是一种非常适合于获取资本的策略。

案例研究中的两位主人公,可谓是激情思维和工匠思维的代表,然而,他们的职业命运却大相径庭:

丽萨·福伊尔38岁放弃了广告营销工作,她厌倦公司生活的种种约束。在上过200小时的瑜伽教练培训之后,她毅然决定创业,认为这是她的热爱所在。然而她并不知道,离开工作多年的营销领域,也让她丢失掉自己最大的优势和资本,从零开始跳进了一个并没有多少职场储备的新世界。

2008年受经济危机影响, 福伊尔的事业举步维艰,她授课的一家健身房关门了,健身私教的需求大大减少。她的全年收入是15000美元,《纽约时报》记者采访她时,她说她在领取食物券。

同期接受报道的另一位主人公乔·达菲,从事广告设计,同样对职场生活不满。离开当时的工作前,他注重职场资本的积累,专攻国际商标和品牌标志设计。

后来,他被明尼阿波利斯的法龙·麦克艾里哥特广告公司招致麾下,允许他独立运营自己的附属部门「达菲设计」(意味着拥有足够的自主权),在那里工作的20年时间,他曾为索尼、可口可乐设计商标,用自己的职场资本兑现了自主权;此后他离开这家公司,创建了15人的设计工作室,同样是创业,但他却有了更多力量——经过成功项目经验的积累,找他做设计的客户络绎不绝。

相比福伊尔,他买下了40万平米的休养地,拥有3处建筑,45岁时拥有了有自主力的成功事业。

两位主人公几乎有着相近的岗位、职业积累,但不同的思维、行为模式却带来了最终不同的命运。

建立并维护职业资本,意味着你要有足够耐心,能够熬得住——在一个领域里不断的强化、夯实自己的技能, 获得足够的资本和主动权,让别人能注意到你已经做得不错,进而想办法将这些资本兑现成更多的财富、机会,乃至个人主观的为自己创造出更多机遇。

时长-刻意练习&积累-擅长-胜任-自信-成为顶尖-获得职业资本和自主性-发现「相邻可能性」进行创新-转而进入创新领域获得更多的职业资本-阶段性职业资本变现- 获得职业成功,这正是工匠思维的完整闭环。

而在决定是不是应该追求某项有吸引力的活动,从而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增加自主力时,「财务可行性原则」是最简单的判断标准和试金石。你应当调查一下别人是不是愿意为之埋单。如果找到了这方面的证据,那就继续追求;如果找不到,那就维持现状。要做有人愿意埋单的事情。

刻意练习5步骤实践「匠人思维」积累职场资本

想要真正的积累起「硬核技能」,为自己积攒起职场资本,却并非易事。

你需要为自己设计明确的目标,将有难度的任务切割成刻意练习的小节,不断在技术和执行难度上实现突破,才能保证在达到瓶颈期后突破「绩效平台」(Perfomance Plateau),始终保持具体技能成长的加速度。

你可以通过以下5大步骤完成真正的技能跃迁:

1. 首先,判断自己身处哪一种职场资本市场:

一般来说,在赢者通吃型市场:只有一种职场资本可以获取,并且有很多不同的人在争夺这种资本。比如,娱乐产业,电视编剧,咨询建议类博客。延伸到中国的当下,我们或许将自媒体内容创作也都视为「赢者通吃型」市场——因为你的内容在最大程度上决定了所谓的打开率、跳出率。它的本质是:是否为阅读者和受众带来启发。

在拍卖型市场:有很多不同类型的职场资本,并且每个人都可以生成他们自己独有的资本。

2. 识别出自己的资本类型:

在赢者通吃型市场,你只有一种职场资本可选,也只能积累这一种职场资本;而在拍卖型市场里,你拥有很大的灵活性。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有用的试探方法就是寻找“窗口”,即那些已经向你敞开的积累资本的机会。

3. 定义“优秀”

你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如果不知道自己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你就很难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乐手,可能是能够演奏新的、复杂的某项具体技巧;对编剧,可能是拥有一个足够好的剧本从而找到一位经纪人。

4. 拉伸与摧毁

刻意练习首先要努力集中注意力和精力。这是它的“刻意之处”,而大多数人只是在进行弹几下琴或挥几下网球拍这样不需要思考的活动。

《刻意练习》 杰夫·科尔文

刻意练习的好处是,它会让你度过“平台期”,从而进入少有竞争者的天地;而坏处则是,很少有人能实现这一成就,刻意练习通常是“令人愉悦”的对立面。

拉伸(stretch)意味着不舒适,紧张,但它意味着进步。如果没有感到不适,那么你可能就卡在某个“可以接受的水平上”而已。你需要不断运用这种不舒适感来到达新的高度,促进你的技能始终在保持高位水平,并还拥有一定的加速度。过程中,你也需要建立快速的反馈机制,来帮助自己得到客观的评价。

5. 要有耐性

成功之前,要经历令人气馁的艰难岁月,并忍受平庸的演奏水平。

职场资本的获取需要长期时间。

如果不以这种耐心和意志来拒绝那些光鲜的新追求,你的努力就会脱离正轨,你就无法获取所需的资本。

探索自己的职业使命,促进职场资本变现

找到一个有吸引力的使命=对自己的职场资本进行投资,从而在职业上获取某种值得拥有的特质。拥有使命,也就意味着在事业上拥有一个起到统领作用的重心。

使命使你集中在某个有用的目标上,反过来让你在自己的领域里的影响力最大化,而影响力是热爱自己工作的关键因素之一。

但你会问:这和激情思维引导下反复质问自己“我想要什么”探究使命到底有什么不同?

想要拥有使命,你需要首先获取资本。假如跳过了这一步,那么你的结局可能是:满腔热情,却无用武之地。也就是说:你不需要一上来就寻找使命,这个问题的答案,是随着技能提升和职场资本的积累,而逐渐浮出水面的。

正如哈佛大学进化生物学教授帕蒂斯·萨贝蒂的职业路径一样,大多数人在寻找使命的过程中会经历很多周折,甚至,它来得非常不易,也来得很晚。

1. 高中时:萨贝蒂对数学着迷,同时热爱生物学

2. 本科: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因为深受高中生物教育的影响,最终她放弃了数学,选择生物学作为自己的专业

3. 硕士及博士:她进入牛津大学,主修生物人类学即遗传学PhD

4. 博士后:她进入哈佛大学医学院,主修医学PhD,同时修完布罗德研究所遗传学的博士后

5. 最终,她获得哈佛大学教授职位

这份开了挂的横跨世界顶尖三校的经历,却并未能从一开始就让她发现自己的职业使命。在对数学和生物学两个学科的探索、对遗传学的学习之后,最终,萦绕在耳边的,帮助贫穷世界人民消除古老疾病的愿望,成为了她的职业归属。

然而,这一切最终确定下来,却是在她获得博士后学位、并在兼顾第二博士发表了重磅级论文,获得了行业的认可、关注、反馈之后。它来得很晚。

这对我们普通人发掘使命带来了重要启发:发现使命依然需要耐心和时间,甚至要经历职业发展多年的探索。使命是一个强大的特质,值得被引入你的职业生涯,但它又是变化无常的,需要小心引导才能变为现实。

萨贝蒂的经历也说明了一个比较好用的探索使命的方法——即「相邻可能」(The adjacent possible)。你可以在一个领域做到顶尖,而后在与之相关的领域进行一些小而具体的探索,来获得新的创新和灵感,将宏大的使命分解为迷你的MVP在现实生活中逐渐落地 。

在相临近交叉学科的不同领域逐渐都积累起过硬技能,而后你就可以去看看它们还能创造出哪些新的契机,或许,这就是未来你的使命源泉。

此外,你更需要像一个营销人员一样,在使命落地的过程中,让自己更加受关注。

1. 你所实践的项目,应该天然具备流量和话题属性,迫使广泛的受众能够关注

2. 你需要需要在一个利于评论发生的场合将该项目传播出去。也就是说:你需要创造社交币,并在更合适的契机下进行传播——有一个爆款项目和产品,然后制造流行。

一本有关职业发展的书籍,最有说服力的方式恐怕就是作者自身的经历,能够证明这套理论在现实中跑得通。

而卡尔·纽波特也的确做到了知行合一:在计算机博士毕业等待前往乔治城大学任教的间歇时间,纽波特开始这本书的写作,展开了探索和研究。

他在乔治城大学和另外一所职位也极具吸引力的州立大学之间,最终选择了乔治城大学:那里虽然刚刚设立计算机学科的博士点,在全国大学中还不太知名,但因为整个学科体系属于初创阶段,他在重要项目中能够拥有足够的自主力和灵活度,最终,他选择了乔治城大学。

尽管曾经拥有“美国大学优等生荣誉学会会员”的最高荣誉从达特茅斯学院毕业,纽波特仍然长期保持超强的刻意练习强度:每月投入不低于20小时的时间用于学科顶尖论文研究,这使得他最终实现了核心技能的突破,发现了新的研究方向。

纽波特真正在自己的职业发展中应用了「工匠思维」。用他自己的话说:

2011年那个秋季,当我身处那段充满了不确定性的时期,不知道自己会成为一名教授还是去做完全不同的工作(要不要去微软成为工程师)时,正是这些规则使我从不必要的烦躁中解脱出来,不再纠结哪一条发展道路才是我真正的"天职”所在。我坚信,只要正确对待,不管哪条道路,我都会拥有一份我所热爱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