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张云勇:网络切片和边缘计算是5G「杀手级技术」

发布于2019-12-13 12:25

12月6日,首届「宽带汇·2019 5G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来自政府领导、行业专家、产业领袖、创业企业和投资机构高管等300余人与会。7场主题分享,3场圆桌对话,4场1on1定向交流,与会嘉宾进行了「高带宽」的行业分享,「高密度」的思想碰撞,「高可靠低延时」的深度对接,基于产业的各个视角和维度,铺画5G万物智联时代的技术图景、产业图景和业务图景。

中国联通研究院院长张云勇作为演讲嘉宾出席本次论坛,并以5G赋能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发表演讲。我们对此加以精编,与大家分享大会现场的洞见与思考。

观点精选

  1. 5G驱动数字化智能社会到来

    5G发展由需求、政策和技术三驾马车驱动,未来产业互联网空间广阔。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5G将为各行各业做服务支撑,构建立体生态。

  2. 网络切片和边缘计算是5G的杀手级技术随着网络切片和边缘计算的成熟,5G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实现网络能力开放。在技术发展和建设投资上,网络切片和边缘计算还需不断完善,需要全社会参与推动。

  3. 5G发展仍面临未知与挑战在终端设备方面,5G手机未来将随普及降价,更加惠民;在标准方面,面向行业应用的超低时延正在制定中,产业应用需拭目以待。 

  4.  联通已在产业、人才、生态等多方面推进5G发展联通目前在新媒体、工业互联网、交通、港口、无人机等领域建立了5G试点项目,建立了集IT、CT和工业控制等多方面技术能力的人才团队,在5G建设方面与中国电信共建共享,与混改股东投入优质资源建立战略合作,共同推动5G网络及上下游生态发展。

以下为现场演讲实录,经整理

中国联通张云勇:网络切片和边缘计算是5G「杀手级技术」

中国联通研究院院长 张云勇

01.

5G驱动数字化智能社会到来

5G之所以成为热门话题,可以归结为“需求、政策和技术”三个驱动因素。在需求方面,信息更为立体,呈现方式更加场景化,传播上更为实时、更加碎片化和多样化。消费互联网时代To C领域的应用,比如社交、电商、直播等都在抢占用户碎片的时间和注意力,看谁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即时需求。在To B侧,越来越多的实体经济投资数字化的转型,包括业务上云,需要更为丰富和精准的感知与控制能力。

在政策方面,据不完全统计,中国31个省市区中已有21个发布了5G相关政策,包括电费优惠、政策优惠、税费优惠、进小区、进物业、进工厂、进矿区等等,政府推动社会资源向运营商开放,切实践行加快5G商用步伐。

5G主要是eMBB、mMTC和uRLLC这三大场景,这将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即5G初期的主要应用是大带宽eMBB。典型的应用就是新媒体、多媒体内容的制作、发布、传播,从目前主流的UGC向专业化的PGU演进,为高质量内容、高速传播提供可能,目前已经支撑央视的春晚直播,两会VR直播。从韩国发展情况看,经过八个月的探索,初期还是集中在多媒体、4K/8K内容大带宽的应用。未来行业需要思考,占5G市场机会80%的产业互联网何时爆发,如何爆发,需要做哪些工作,这将关乎5G未来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十九大里提出的对5G的需求包括三个方向:一是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是我们工业走高质量的发展变革路线;一是十九届四中全会我们社会治理能力和社会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人们对5G的期望也是如此,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如果说4G修一条普通的高速公路,那5G就是修一条立体的高速公路。

02.

5G「杀手级技术」:网络切片和边缘计算

未来怎么办?首先说技术层面,要80%的行业活跃起来,首先网络切片技术就必须尽快商业化。未来端到端的网络切片可以为千行白业提供差异化隔离的服务。这还需要运营商、行业伙伴共同制定完善端到端的切片标准,结合典型业务切片模型进行完善和商业化实践,需要全行业加快推动弹性的网络切片能力建设。

除了技术指标的提升,5G的巨大变革、杀手级应用还体现在前所未有的网络能力开放。回顾过去,过去3G的杀手级应用是手机的开放,所以乔布斯依托于iPhone开放的架构和应用商店获得了巨大价值。5G阶段将第一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运营商网络能力开放。大量的云计算技术、容器技术、虚拟化技术首次应用,全社会而言也是一个投资和创业的参与机会,大大降低业务开发上线的门槛和周期,业务将达到极大的发展,这是最核心的“杀手级应用”。

第二个杀手级应用就是本地的边缘计算,5G为各行业做服务支撑,不可避免的要做边缘云。传统的云计算难以做到低时延,目前对边缘云的建设已经达成共识。具体到建设规模和网络模型,对于边缘云的部署数量和模式还需要不断实践。一方面,边缘云的投资量级很大。但另一方面,建设足够的边缘云实现端到端的5G是客户的刚性需求。未来5G建设也将在这两点间平衡。 

03.

5G生态不断演进

当前的5G产业生态比之前预期发展更快,不断成熟。从终端看,目前的价格还比较高,保底估计2022年5G手机在市场上的占比能达到50%以上,实现5G千元机的普及,要达到5G千元智能机还需要一段时间。

从标准成熟度看,5G 3GPP协议规范Release 16版本(R16)明年年底冻结,但冻结之后是不是就可以实现网络切片,就可以实现一毫秒,大家需要拭目以待。R17做到大连接,R18做到和卫星连接,R18的远景是实现天地一体化,随时随地互联互通,还需要产业界共同努力。 

04. 

中国联通的实践与思考

站在电信运营企业的角度,一方面积极进行实践,同时要梳理清楚5G的商业模式和运营问题。6月6号至今,中国联通已经发展了100多个标杆项目,称之为灯塔项目,一共覆盖了11个行业,重点是新媒体、工业互联网、交通、港口、无人机等。过去运营商在对于垂直行业理解不深刻,缺乏对传统行业的洞察;另一方面,这些传统行业也不了解通信;双方都在探索5G行业中发挥最大价值。现在通过100多个标杆项目互相碰撞,互相启迪,运营商和传统行业各自朝前迈半步,取得了相互了解和共识,把这些共识里最根本的痛点梳理出来,尝试理解每个行业的诉求,这将帮助整个行业建立信心。

第二个是在跨界人才团队的建设。过去,通信行业在经历从CT到IT,运营商要招聘既懂网络又懂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面向行业需要懂机械控制和自动化的人才。预计在5G时代,还需要更多的跨界人才,比如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等等。

第三个思考是在生态方面。按田总所说:得生态者得天下。中国联通首先是建立网络生态,响应共建共享号召,联通和电信建立合作,共建共享,创造5G网络协同的红利。第二是混改生态,面临5G的机遇,中国联通与混改股东投入优势资源,在云计算、大数据、安全等领域深化合作,比如云方面和阿里建立合资公司,大数据方面和腾讯建立合资公司等等。

最后对待5G、包括区块链这样的新技术新领域,要审慎与包容,要站在未来看社会。比尔盖茨说过“沿着旧地图往往找不到新大陆”。同时也期待更多的政产学研合作,一花不成春,独木难成林。独行快众行远,一个人的力量非常渺小,期望与大家共同为产业链做出应有的、积极的、更大的贡献。